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 研究院动态 研究院动态

【健康养生】别让春季“火”气影响你!专业祛火指南来了!

时间:2025-03-11 08:58   作者:小编 点击:


春季,自然界阳气升发,人体的阳气也随之活跃起来。这股阳气就像体内的一把“小火苗”,推动着新陈代谢的加快,让人充满活力。然而,当这把“火”烧得太旺,失去控制时,就会变成“邪火”,导致一系列“上火”症状,如口干、长痘、咽喉肿痛等。那么,这把“火”究竟是从哪里来的?又有哪些祛火的小妙招呢?

火从哪里来?

外感热邪:春季气温多变,如果长时间处于湿热的环境中,身体容易受到热邪的侵袭,导致上火。

饮食不当:春季人们往往食欲大增,过多食用辛辣、油腻、肥厚的食物,如火锅、烧烤等,容易导致热邪堆积体内,引发上火。

不良情绪:春季是情绪波动较大的季节,过度抑郁、焦虑、愤怒等不良情绪也可能导致肝脏火气过旺,引发上火。

生活习惯:熬夜、过度劳累、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身体阴阳失衡,进而引发上火。

祛火小妙招

1. 饮食调理

竹叶莲子心茶:淡竹叶具有泻火的功效,莲子心则能安神。将淡竹叶与莲子心混匀后冲泡饮用,可清心除热、宁心安神,特别适合失眠多梦、心烦口干的轻度心火偏亢者。

凉拌苦瓜:苦瓜中的奎宁成分具有利尿活血、消炎退热、清心明目的作用。将苦瓜洗净切片,焯水后凉拌食用,不仅能解暑热,还能清心火。

2. 穴位按摩

液门穴:液门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,具有清热泻火、疏经活络的功效。按摩此穴可缓解上火引起的头痛、目赤等症状。

太冲穴:太冲穴位于足内侧,是肝经的原穴。按摩此穴可降肝火、疏肝理气,缓解因肝火旺盛引发的头晕、面红目赤等症状。

内庭穴:内庭穴位于脚背第二、三趾缝间的凹陷处,是胃经的荥穴。按摩此穴可清胃火,缓解牙痛、咽喉痛、口臭等胃火旺盛引起的症状。

合谷穴: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,特别适合肺火旺盛者。按摩此穴可清肺热、去肺火,缓解牙疼、咽喉肿痛等症状。

少府穴:少府穴位于手掌面第四、五掌骨之间,具有清心泻火的功效。按摩此穴可缓解心火旺盛引起的心悸、胸痛等症状。

劳宫穴:劳宫穴位于手掌心,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。按摩此穴可清心火、安神定志,对于治疗失眠、烦躁等症状有一定效果。

3. 生活习惯调整

多喝水:水能排毒降火,体内的火气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。每天要保证充足的喝水量,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。

调整作息:注意休息,避免熬夜。熬夜会导致上火,还会加速身体器官的衰老。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,定时定量进餐,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。

春季上火虽常见,但只要我们注意饮食调理、穴位按摩和生活习惯调整,就能有效缓解上火症状,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健康。



北京众道古方中医研究院
电话:010-80826810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造甲街南里11号楼11-3幢1层20092号
版权所有:北京众道古方中医研究院
备案号:京ICP备18023685号-1